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形成的初阶段,一般来说后世很多的文明成果都是在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例如对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酒文化,是我国文化成果中的一部分,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。
先秦时期,绵延 1800 余年。从夏朝青铜酒器的初现,到商朝青铜酒器盛兴,酒器具功能越来越细致的划分证明酒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。到了周朝,由于周天子对商朝覆灭的警醒,一系列与酒有关的戒律出台,这时,带有道德规范目的的酒礼酒俗开始逐渐兴起,成为这一时期酒文化的重要特征。
尽管夏朝距今年代久远,出土文物稀少,但在这一时期仍出现了早的青铜酒器——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青铜爵。
商朝甲骨文的出现,使处在发展期的酿酒业有了文字记载。《商书》记载道:“若作酒醴,尔惟曲蘖”。到了殷商时期,人们已懂得用谷物发霉制曲酿酒,并用麦芽、谷芽制蘖酿醴了。商朝甲骨文的出现,使处在发展期的酿酒业有了文字记载,殷人不仅深谙酿酒造醴之道,还懂得储藏方式贮存醇香的“陈年老窖”,醴便从此有了旧醴、新醴之分。
然而,对于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的商朝而言,普通百姓想喝上几杯美酒圣醴并非易事。这一点,从商朝种类繁多的青铜酒器便可略知一二。尊、罍、壶、卣、彝、瓿、觥、盉、斝、觚、觯,名目繁多的青铜器在当时是贵族的专属。同理,上流社会在酒的消费量方面也就占有了的支配地位。
小邦之周战胜大国之殷后,周天子如履薄冰,为了避免重蹈商纣覆辙,周公以《酒诰》下令,酒应该作为祭祀 用品,饮酒须节制。尽管来自上层建筑的清规戒律并未严格执行,《酒诰》多少震慑了贪杯之众,上自天子的清规戒律也就自然衍伸到了酒礼范畴:宴请宾客,酒须分等级摆放、贮酒器须面向席中有权势者;饮酒时不可没大没小,需等长者喝完,否则年少之人不可先碰酒杯。这多少带有政治教化和道德规范目的的酒席礼仪,绵延数千年,早已融入国人血肉,成为酒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酒席上的长幼尊卑之分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,则更为细化:“罚酒三杯”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;“先干为敬”也绝非空话,杯中酒必须一干二净,方才显出诚意。除此之外,客人敬主人酒、晚辈敬长辈酒,酒杯要举得略低一些以表示尊敬;主客之间敬酒也有先后之分。
在这一时期,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多,酒成为双方沟通的重要媒介,甚至有些社交活动只能在会饮中才能完成外交使命。如此看来,“酒桌上谈事”也绝非现代人的原创,而是早有前例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春秋战国时期,酒肆兴起,酿酒业开始走向市场。这些酒肆集酿酒与售酒为一体,有了自觉的经营意识与服务意识。但遗憾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,大家各自为政、闭门造酒,酿出的酒自然优劣混杂,良莠不齐。
总体说来,夏商周时期重视的是酒的祭祀功能,祭鬼神、祭天地万物,以周代的祭祀礼仪为隆重繁复;祭祀用酒在酒质上也有严格区分,“五齐”、“三酒”、“四饮”档次有序、级别分明。到了春秋战国阶段,人们逐渐冲破了周王朝的礼制约束,饮酒更随意放松。酒,逐渐从贵族的专属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,成为人们社交沟通的不可或缺的桥梁。
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大邦,社会生活处处都是以礼为规范,以冠礼为起始,以婚礼为根本,丧祭礼为重要,以朝觐、聘问礼为尊敬、以乡饮酒礼和射礼为和谐,古人因酒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形成特殊的酒礼。虽然先秦时期的酒礼经过社会发展、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,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酒文化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。